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市长声音

沙向东:以人为本内外兼修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点击数:5046 字号:

文/沙向东 淄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也进入了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亟须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新时期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淄博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组群式城市特点,聚焦实现“强富美优”城市愿景,把城市更新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提高城市品质活力,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全过程,全力探索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的“淄博经验”。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推进城市更新重点突破

淄博市历来高度重视城市更新工作,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现阶段城市发展的实际,回应群众需求,以城市有机更新示范区建设为切入点,重塑老工业城市新风貌,城市品质活力不断提升。2021年,淄博市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为全国15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之一;2022年,入选山东省级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具体推进中,首先选取建筑年代久远、居民反映强烈的片区,重点突出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雨污管网、公共服务设施等改造。目前各类老城区改造项目在全市城建重点项目中占比超过60%,特别是对火车站南广场和北广场两个片区先后实施了改造提升。2018年,淄博火车站始建于1903年,曾经是淄博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见证了淄博产业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历史。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火车站周边片区的人居环境已无法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既有站房的功能也不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同时还影响了城市形象。自2017年起,淄博市委、市政府把火车站南广场改造作为老城改造、老城价值回归的重要抓手,历时5年时间,在这个片区建设了3个新的社区,新建幼儿园、小学、商业综合体、公交枢纽,改造了沿河的绿化景观,修建3条市政道路,新建的火车站南站房2022年9月份已经正式启用。2022年,淄博市接续启动了火车站北广场片区的改造,在对北站房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对周边的住宅、学校、医院和道路进行改建,计划受益居民达到2万户,力争将火车站北广场片区打造成淄博城市形象的窗口和城市更新的标志性地段。

除了对火车站南、北广场片区改造提升外,2023年,淄博市还计划对中心城区东部实施起底式更新,编制城市更新总体规划“一张图”,摸清老城区改造的“家底”,确定14个更新单元,按照片区改造需求的轻重缓急,确定试点片区,策划棚户区改造、居住小区改造、公共设施提升、道路建设、绿地建设、沿街立面提升改造等6类项目,建立项目库,盘活现有设施和低效利用土地,打造城市更新样板片区。

坚持内外兼修,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淄博市在实施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发动群众参与,强化人民在城市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做老百姓喜欢的事”,变“政府主导、自上而下”为“政府引导、多元参与”,避免出现“政府干、群众看”的局面。城建项目从决策、规划、设计再到施工、验收、维护管理的全过程,都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加强群众监督、实行群众评价。比如,淄博市西五路带状公园建设工程,在策划阶段做了问卷调查,在方案设计阶段又组织开展“到底怎么建、由您说了算”活动,畅通了群众表达和参与渠道,市民积极性、参与度、满意度都很高。另外,坚持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管理,开通“您码上说·我马上办”民意平台,用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舆情信息、信访投诉等渠道,主动收集市民意见并进行梳理分析,让合理的意见建议及时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体现出来,确保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真正得到解决。再如,围绕市民反映强烈的餐饮油烟、广场舞扰民、城市积水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整治,真正把治理“触角”延伸到离市民最近的地方,迎着“呼声”把“怨声”变成“掌声”。

文化是破解城市建设“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关键一招,也是承载城市底蕴、市民记忆的重要载体。淄博“八大局”便民市场通过浓浓的市井烟火气将五湖四海的游客汇聚到一处,充分印证了延续城市历史和群众记忆的重要性。淄博是老工业城市,保存着大量的近现代工业遗存,对工业遗存进行科学开发,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加城市历史厚重感的重要做法,比如,将博山区柳杭减速机厂原厂房进行改扩建,建设了博山区文化中心,既记载了产业发展轨迹,也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增强了城市的历史厚重感。

针对老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容量不足、燃气管道等设施老旧、现状路网微循环不畅等问题,将违建拆除、雨污分流、外墙保温、弱电下地等14类28项基础类内容确定为必改内容。比如,淄博市针对部分市政排水管道年久失修、城市居住容量增加、排水能力与城市更新步伐不相适应的问题,2022年起,对全市老旧小区的雨污合流管网进行清理改造,计划今年年底基本完成。

统筹考虑片区开发和环境建设,研究“5分钟、10分钟、15分钟生活圈”设施规划,积极布局学校、医疗、养老、购物、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网点。比如,淄博市获得“广厦奖”的棚改项目福园,打破“外商内居”的传统空间布局模式,打造了“下商上居”的空间格局,特别是聚焦“一老一少”,把适宜老年人休憩交流的亭台廊架融入整个园林景观体系,在园区分散布置了3个儿童主题乐园,把适宜老年人休憩交流的亭台廊架融入整个园林景观体系,被评为儿童友好型社区和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

提升管理水平,巩固城市更新成果

淄博有山有水有文化底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19年 12月,淄博市在省内率先提出建设全域公园城市,重点开展城市公园、生态廊道、郊野公园、田园综合体建设及生态修复、河湖水系提升等“十大行动”。3年多以来,共实施了715个全域公园城市建设重点项目。一方面,针对老旧小区、密集居住区周边公园数量少、距离远、质量差,无法满足居民健身活动需求的问题,注重打造“家门口的小公园”,营造城市绿色空间,建成郊野公园、街头游园、口袋公园、文体公园、水系公园 825 个,生态廊道 403 公里、城市绿道 215 公里,全力让群众推门见绿、开窗见园;另一方面,探索推进以公园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对中心城区东部污染较重的区域加强生态系统治理,集中策划实施了一批山体绿化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一批废弃矿山被整治为集科研、教育、运动、旅游、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生态修复示范区。

为实现全域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淄博市探索出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的“源头活水”。特别是围绕提升“自身造血”功能,注重场景营造,赋予公园更多复合功能,在城市绿色空间中设置高品质生活消费场所,坚持市场化导向,引入高水平的运营团队,进一步丰富休闲、体育、文化、科普等活力时尚元素,营造集工作、生活、交流于一体的人性化公共空间。比如, 结合全域公园城市项目建设,引进“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在“海岱楼”建设了钟书阁全国连锁店中单体面积最大的书店,展示淄博深厚的工业文明和悠久的齐文化,同时设置了稷下学堂、海岱大讲堂、茶文化空间、威士忌酒吧等不同板块空间,实现项目运营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淄博市持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聚焦路域环境、矿山开采、农村环境等 7 大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推动老工业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2023年是淄博“城市管理提升年”,实施“大物管”建设、新型智慧城管建设、“全民城管”建设等城市管理 6大工程,在继续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共治共享的“全民城管”模式,推动城市管理延伸至社区。参考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将物业管理职能从住建部门移交到城管部门,实施“城管 + 物管”模式,发挥物业、城管联动优势,探索物业领域综合执法新路径,构建物业服务信用评价体系和进出机制,实行“诚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 规范物业服务行为,引导物业企业经营理念由“物业管理”向“物业服务”转变,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重要补充。

关于城市更新的几点思考

一是处理好产与城的关系。城市更新是引入新产业、新商业、新场景的重要载体。淄博作为拥有 120年近现代工业发展史的老工业城市,老城区存在产业布局散乱、居住品质不高、配套设施老化的问题,面临产业转型与城市转型的双重课题,需要统筹考虑、协同推进。要系统编制城市更新规划,统筹考虑城市更新区域内的人口、产业、生态、功能等因素,统筹布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真正实现片区内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功能结构的最佳匹配。特别是要围绕科创金融、工业设计、创新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商贸服务、医养结合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打造包括社会治理、人文服务、政务保障等优良的“软环境”,促进各类优质要素集聚,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二是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在项目策划阶段,就要做好“算账”的工作,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统筹起来,吸引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同时对于部分闲置低效用地、零星用地等资源,给予一定的土地、规划弹性空间,实现闲置资源再利用和片区内各实施主体投资收益平衡。淄博市旧工业遗址、旧商业用房等存量巨大,需要切实做好“留、改、拆”的文章,创新探索引入社会资本的路径,先期盘活存量资源,增加服务配套,通过更新产业业态的盈利反哺城市更新。

三是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要坚持系统思维,把老城更新作为城市工作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基础设施标准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拓展城市更新的内容,实施背街小巷、便民农贸市场、公共停车场、公厕改造提升等“小项目”,并以此为支点,撬动城市面貌实现“大变化”,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推进“人民城市”理念落地落实。

(来源:《城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