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向东:推动西宁跨境电商综试区高质量发展 为青海开放型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点击数:1268 字号:小 中 大
文/肖向东 西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当前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外贸新业态,是稳外贸和保市场主体的重要抓手。目前,西宁集聚了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进出口贸易占全省外贸进出口的75%以上,在全省对外开放发展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已有的发展成效和基础上,深入实地走访调研、下沉电商基地企业了解困难问题、结合发达省区经验做法提出具体发展思路,力求西宁跨境电商走在前、做表率,为全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一、西宁跨境电商综试区基本情况及推动进展成效
2020年4月,国务院批准西宁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大龙网、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国内跨境电商或跨境零售电商头部企业相继落户,城西区、城东区、西宁综保区三大跨境电商产业基地建成运营,2022年实现跨境电商交易3亿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的比重达到10%,2023年1—10月全市完成跨境电商交易额3.47亿元,为外贸进出口注入了新动能。
制度机制建设日趋成熟。制定《中国(西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和《西宁市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成立综试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14条政策措施,引导县区、园区建设线下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跨境电商孵化基地和创新创业中心。
“六体系两平台”基本形成。探索形成了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能物流、电商诚信、统计监测、风险防控等监管和服务的“六大体系”,建成了西宁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信息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仓储物流体系逐步完善。依托大龙网在荷兰、美国等国家及地区建立24个全球海外仓,山东港口青海(西宁)内陆港揭牌启运,孵化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注册企业232家,圣源地毯、青海宜化、华晟硅铁等企业成功获得海关高级认证。
行业人才保障持续夯实。集中举办了跨境电商培训交流会,组织开展县区商务主管部门及企业参加的外经贸(跨境电商)工作培训班。开展业务宣讲及大学生创业孵化培训活动,有一定的成效。
青货出海渠道不断拓宽。“西宁号”铁海联运班列首发,实现内陆综保区与青岛港的联动。首批“青字号”66吨土豆等高原冷凉蔬菜直供香港。西宁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基地成功开园。
二、存在的短板困难
西宁市跨境电商业务从无到有,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仍存在一些难点痛点。一是支撑跨境电商的产业基础薄弱,目前出口商品多以工艺品、日用品等小宗商品为主,终端消费产品不多,品牌影响力不高。二是跨境电商服务能力还需强化,供应链金融、数据、支付、信用、法律等涉外服务业发展不足。三是市场主体培育有待加强,西宁涉及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有3000余家,目前在跨境电商平台注册孵化的企业仅有232家,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还有很大空间。四是物流支撑能力偏弱,海关铁路运输类监管场地(普通货物)尚未建成,尚不具备集货装箱整车发运条件。
三、升级加力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省市共推共建跨境电商综试区定期会商促进机制作用,以西宁市三大电商产业基地为基础,以内外贸一体化头部企业为带动,以通道合作共建共同运营为重要支撑和空间,以推动传统加工业向跨境电商转型为目标,实施八大工程促进全市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加速形成集聚效应突出的绿色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
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基地建设工程。打造西宁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基地,建设城西区以B2B为主体的跨境电子商务基础生态服务圈和产业集群,创建城东区跨境出口B2B网上交易平台,建成覆盖全省的跨境电商零售体系。
实施跨境电商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运营好西宁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以及物流、支付等信息平台对接。运用好与汇鸿供应链公司合作公益性西宁市外贸服务发展平台优势,对接青苏资源和中外资源实现一体化运营。
实施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开设“青货优选”全球跨境电商网店,打响“大美青海、高原有礼”青海特优产品供应链品牌。组建西宁市跨境电商行业协会,鼓励小微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建设“青货出海网”项目,打造青海产品面向全球终端消费者的数字贸易新通道。重点培育在电商平台注册的232家企业,加速形成电商集群效应。
实施海外仓“合作共享”工程。支持具有一定规模和经营能力的企业自建、租赁海外仓,扩大海外仓规模。依托大龙网全球海外仓和国家海外合作伙伴,加快布局美洲、欧洲及亚洲部分区域市场。支持跨境电商企业与菜鸟物流、京东物流等第三方企业合作,合作共建共享海外仓和海外展示交易中心。
实施国际班列常态化开行工程。加快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城海关铁路运输类监管场地(普通货物)项目建设,实现跨境货物就地集货装箱。组建班列平台公司,出台班列奖补政策,实现“西宁号”海铁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加快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西宁运营公司,组织藏毯绒纺、PVC、磷酸铁锂等产品出口。推动江苏、浙江等地发往中亚货物在西宁集结,实现货源组织与货物运输有效衔接。
实施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工程。强化与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和电商企业的业务对接合作,推动西宁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基地挂牌成为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鼓励利用众创空间、孵化基地等资源,开展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
实施“青字号”产品走出去促进工程。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口商品博览会、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等境内外专业展会,探索跨境电商“展中展”“线上展”。依托大龙网等跨境电商平台B2B模式下的海外订单业务,培育发展光伏储能、化工及金属材料、特色生物等外贸产业基地。
实施内外贸一体化促进工程。培育一批贯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商贸企业和电商企业,支持外贸企业与国内商贸企业开展订单直采,多渠道拓展内销市场。推动与苏豪集团开展蔬菜领域深度合作,加快高原特色冷凉蔬菜供港业务发展。推动已建成内外贸服务平台协同运作,形成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的内外贸整体服务体系。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