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其波:精心打造“可爱城市” 提升美好生活幸福感
点击数:1236 字号:小 中 大
文/章其波 宿迁市委常委、副市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近年来,宿迁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以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指向,以“可爱城市”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城市更新,不断擦亮“项王故里、中国酒都、水润之城”三张名片,城市内涵品质显著提升,“可爱宿迁”的城市品牌愈发彰显。
一、以科学化为引领破解焦点难题,城市治理更为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城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推进系统治理。一是强化治理理念科学化,坚持把严格按照规律办事贯彻到城市建设、发展、运行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积极顺应城镇化发展转型和城市管理动态升级新趋势,探索实践城市治理“1+5+X”标准体系,大力推动城市治理质量、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实现城市治理标准与现代化城市治理深度融合,有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二是强化治理方式科学化,大力推动城市治理方式从传统治理向现代治理、从经验治理向科学治理转变,深化完善城市管理统筹协调机制,深入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城乡规建委高位决策、各级责任主体推动落实、运管服平台技术支撑的工作体系,提高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强化治理体制科学化,深入推进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城市治理体制,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和保障。建立健全“一街三方”“一场三方”管理制度,充分调动部门力量共同参与城市治理,形成集中力量解决城市治理难题的强大合力。
二、以精细化为抓手优化人居环境,民生福祉更具成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宿迁坚持把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链条、各环节。一是注重规划引领,有序推进总体城市设计,强化重点片区城市色彩、建筑风格、天际线等元素的设计与把控,制定宿迁精品建筑六条意见、《宿迁市城市沿街空间界面管控导则》,确保新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建筑高度、色彩等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积极推进西湖路、通湖大道等60余条城市街道新建和升级改造,构建了“错落有致、疏密有度、开敞通透、组团发展”的城市总体空间格局。二是注重设施建设,统筹抓好旧功能升级和新功能注入,全市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7个、棚户区改造823万平方米,加装电梯65套,惠及群众28.95万人。深入实施安全保障提升行动,全国首批实施全域海绵城市建设,省级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全省领先,新安装硬件监测设备1914套,示范区布设完成率达95%,实施易涝积水点位改造55个。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增能行动,初步实现“15分钟便民生活圈”,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满意度指数位居全省前列。三是注重品质塑造,深入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大力推进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和可爱城市建设,每年科学编排实施100个治理项目,10条背街小巷整治入选住建部全国试点。按照“绿色、共享、便民、协调”原则,建设乐享园林221个,实施机关单位庭院开放式改造62家,共享绿地面积51万平方米、停车泊位5829个,实现绿地、道路、停车泊位、卫生间、休闲设施“五个共享”。深入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大力推进垃圾分类治理,全市环卫市场化覆盖率100%,机械化清扫率98.2%,城乡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98%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持续实施公厕革命、停车便利化,建成二类以上城市公厕916座、“街坊公舍”46座,中心城区配有各类停车泊位33.6万个、与小汽车比例达1.25:1,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三、以法治化为依托夯实治理根基,管理效能更加有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努力形成城市综合管理法治化新格局。”宿迁更加注重运用法规、制度、标准管理城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一是坚持以制规立法求善治,先后制定户外广告管理、公厕建设管理等60余项标准导则并严格执行,积极推动把城市管理领域标准导则上升为政府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性法规,有效促进了城市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提升。二是坚持以信用管理达长治,积极探索将信用手段引入城市治理,对沿街商铺、工程渣土、户外广告等城市管理领域10项重点监管事项,建立了以信用为基础的覆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闭环式的“信用承诺+契约管理”模式,共签订和公示信用承诺书24588份,通过实行“失信惩戒、守信激励”措施,不仅增强广大市民文明意识,更推动了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三是坚持以联动治理促共治,大力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管理力量下沉、服务前移,深化完善“党建+综合执法进小区”模式,建设“3+5+X”服务工作站164个、全面覆盖950个小区,依托服务工作站城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等服务,小区问题投诉量连续3年大幅下降。
四、以智能化为牵引推进管理转型,城市发展更可持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宿迁积极运用数字化治理技术构筑城市“智慧大脑”,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一是推进数字平台建设,大力推进运管服平台建设,引入28个市直部门1638类智慧化平台应用数据,并整合城管领域环卫、渣土、公共自行车等14大类城市管理业务数据,以数据可视化的形式动态展现城市运行体征和变化态势,海量数据资源中释放出城市治理效能,为城市治理带来了更加持久的推动力。宿迁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相关做法入编住建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培训教材》。二是拓展完善应用场景,围绕有效破解城市治理难点问题,结合城市管理业务需求,综合考虑安全性和成熟度等因素,先后建成执法、环卫、渣土等12个智慧化管理系统,开发了城管便民生活地图APP、市民城管通、视频融合AI识别系统、智慧井盖监管系统等3个创新场景应用,实现城市管理活动的全面性、全时监管和高效运行。三是强化城市应急处置,依托平台建立横向链接各部门,纵向链接市、县(区、功能区)、街道(乡镇)的全面贯通的城市运行管理平急转换联动机制,多次在扫雪除冰、防台风、防涝等极端天气应对,以及重大活动指挥调度中发挥保障支撑作用。2022年,宿迁被住建部列入全国22个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试点城市。四是全力守护城市生命线,围绕燃气爆炸、城市内涝等风险场景,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数据汇聚治理、智能硬件布设,全力推动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安全生产管理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系统运行以来共接收处置报警信息1183起,办结率达100%。特别是在主城区重点路段安装智能井盖传感器6889个,对井盖移位丢失、液位满溢、易燃气体超标等情况实时监测,仅2023年及时处置井盖监测预警信息12602条,助力精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在新的征程上,宿迁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不断探索符合中等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城市治理新路径,高水平推进可爱城市建设,努力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来源:2024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市长论坛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