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助力城市社会民生 —— 世界卫生组织照管者技能项目(宁夏)活动圆满完成
点击数:2927 字号:小 中 大
文/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
为加强孤独症康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支持能力,2025年6月19日至22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联合主办,并获“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莫言邀您与星同行”项目支持的《世界卫生组织照管者技能初级项目》(简称CST项目)暨“与星同行——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赋能计划”专项活动,于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顺利举办。来自宁夏地区的80余名孤独症儿童康复领域专业人员参与此次培训活动。
6月19日,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王宇峰,宁夏回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丁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学科带头人邹小兵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所长柯晓燕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邓红珠教授,孤独症青年小岱及其亲友代表,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碧波等嘉宾出席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丁芳副理事长致辞,系统回顾了自治区在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中取得的成果与实践经验,强调通过制度创新与社会协同持续优化康复服务格局。她指出,应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打通康复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家长掌握科学居家干预方法,携手为孤独症儿童成长护航。邹小兵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国内孤独症儿童康复干预现状与诊疗新理念,梳理了CST项目在国内的发展脉络,并预祝项目在宁夏顺利推进,助力儿童康复事业发展。
仪式期间,同步举行了基金会向宁夏捐赠260套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教具箱及小岱家庭爱心捐赠仪式,旨在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实质性支持。
本次活动为期4天,特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邹小兵教授、邓红珠教授、陈碧媛副教授,以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柯晓燕教授、肖湘老师担任授课专家。专家团队围绕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干预的前沿理念与实践展开系统讲授,助力学员深化对孤独症的认知理解。同时,授课内容涵盖CST项目实施经验、理论框架及生活常规、游戏常规、行为干预技术、评估方法、家访流程、家长自我关怀等核心实践技能模块。通过小组研讨、情景化实操演练及互动式问答等多元教学方式,帮助学员全面掌握CST项目核心要点。学员返岗后,将依托所学开展深化实践,为孤独症及发育障碍儿童照管者提供专业赋能,推动其掌握家庭场景下的核心干预技能,助力孤独症儿童技能发展与康复进程。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孤独症之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发起CST项目,通过搭建“专业人员—引导师(地方学员)—照顾者(孤独症儿童家长)”的技能传递链条,助力家庭掌握科学、系统的孤独症干预技能,帮助儿童更好成长,目前已在全球约40个国家实施。为赋能国内孤独症家庭,2022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爱尔公益基金会依托CST项目共同发起“与星同行——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赋能计划”。
2023年,莫言先生联合《中国慈善家》杂志、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等共同发起“与莫言同行”公益行动计划。爱尔公益基金会、两块砖文化、《中国慈善家》杂志共同成立“两块砖公益基金”作为“与莫言同行”公益行动计划的实施主体,支持“与星同行”项目。
2024年,“莫言邀您与星同行”项目入选第九届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孤独症康复从业人员、孤独症儿童家庭赋能。
了解更多公益项目请咨询中国市长协会女市长分会:010—5190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