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研究出版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0)》

     点击数:29835 字号:

序 一
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席 蒋正华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的编写,已步入第十个年头。
      21世纪开元之年,中共“十五”届五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第一次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城镇化的要求。《建议》指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为响应中央的决策,中国市长协会自2002年起开始组织编写《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出版了报告的2001—2002卷。
      回顾过去的十年,我们欣慰地看到,作为一个系列性出版物,《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与中国城镇化进程共同成长。从“十五”到“十二五”,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到“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从“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到“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从“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到“坚持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原则,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健全城镇建设标准,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我国的城镇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2010年,国内的大事、喜事和难事不断: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胜利举行;全民团结奋斗战胜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和部分地区严重的旱涝灾害。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全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善民生成效显著,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刚刚闭幕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标志着中国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未来五年,我们将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纲要》提出了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的预期性指标,要求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0)》的主题,与2010年成功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一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Life)。正是因为这届世博会给世界带来的新希望,让我们有信心应对城市化时代日益涌现的挑战。在构思这一年度主题时,我曾提出:希望《报告》能更多注重“生老病死安稳,衣食住行舒适,家庭亲情融洽,社会沟通顺畅,精神生活充实,环境安全满意”等方面内容;更多关注城市发展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将《报告》办成国内、国际认可的文献。我很高兴地看到,本年度报告在民生方面加大了篇幅,加重了分量。
       希望编辑部的同志们今后更加努力工作,真正使《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成为国内具有权威性、前瞻性、文献性的中国城市问题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报告,为城市决策者、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2011年3月25日

序二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中国市长协会执行会长  姜伟新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镇化水平将超过50%。许多国家在城镇化水平发展到这个阶段之后,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就业不足、贫富差距拉大、住房短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而有的国家没能处理好这些问题,从而出现了发展停滞、社会动荡情况,落入了“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的42.99%提高到2009年的46.59%,年均增加0.9个百分点,城镇化保持了平稳有序的发展趋势,成绩很大。但应看到,上述国家在城镇化相应阶段发生的问题也已经陆续在我国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同时我国还有特定国情背景下的新问题,如进城农民市民化、城镇发展模式和城市管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影响我国的长远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我们既要保持适当的城镇化发展速度,更要注重提升城镇化质量;既要强调积极进取,把握机遇,有序推进,为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提供新的增长空间,更要强调有序稳妥,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客观条件和突出问题,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节能减排,改善民生和转型发展。
     “十二五”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方面做些比较实在的工作。第一,要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切实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一方面更大规模地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同时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第二,要转变城镇发展模式,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着力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实践“两型社会”的目标。第三,着力解决“大城市病”,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加强城市水、电、气、路、热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建立统一、协调、高效、合理的城市管理体制,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第四,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农村现代化,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向农村地区延伸,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综合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发展能力,让农民享受到城镇化的成果。第五,进一步健全城镇化的体制机制,积极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切实提高城乡规划水平,坚持城乡统筹规划管理,完善规划实施手段。第六,进一步加强研究工作,针对城镇化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积极开展理论、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以指导城镇化实践。
      由中国市长协会主办、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承办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0)》即将出版。本期《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0)》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为主旋律,在客观总结2010年我国城市发展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回顾了“十一五”辉煌成就,并展望“十二五”宏伟目标,成为大家了解中国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一个窗口,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工作有所帮助。
          

                                                                                                   2011年3月31日

前 言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问题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常务副主席 汪光焘


       最近,国际红十字会发表报告称,全球城市人口首次超越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正面临巨大风险。21世纪初,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把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一直被世人瞩目。
       一、中国城镇化的现状与特征
       城镇化主要是伴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分工细化而产生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它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形态的综合体现,是整个社会基本形态的转型。
中国古代曾经出现过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长安、北京、南京、杭州等,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近代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我国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足11%,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1949—1957年,伴随“一五”计划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城镇化水平由10.64%提高到15.39%。1958—1978年,城镇化前期起落较大,后期多年徘徊在17%左右。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入了一个稳步增长的阶段,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09年的46.6%,年均增长0.93个百分点。
      中国城镇化发展体现了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一是城镇化发展始终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紧密相关。中国是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通过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基础,成为必然的选择。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城乡劳动力的剪刀差,在不同时期支撑着国家的城镇化。可以说,没有农业、农村的发展,城镇的繁荣和发展就没有保障。所以,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好“三农”问题,注意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这是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的关键,也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决定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中国地理环境的空间差异以及资源禀赋和历史发展基础的不同,导致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骨干工业带动和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形成了一批人口经济集聚程度较高的城市群,中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相对滞后,逐渐形成了以县城为基础,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主,发展中小城市的格局。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重视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重视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建设,防止盲目大城市化,并以此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中国城镇化将是一个较长的渐进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大陆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压力较大,给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带来特殊困难。“候鸟”式的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又是中国的特点。按城镇化水平每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计算,2035年前后才能达到70%。中国高峰人口预测在14.86亿~15.44亿之间。城镇化水平达到60%后,将进入后期缓慢增长阶段,届时中国农村仍将有6亿多农民。在这样一个较长的渐进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注重新农村建设。
      二、城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走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一是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建设集约型城市。土地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关系到粮食安全,关系到谁养活中国人的问题。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应当坚持以城乡规划为依据,强化规划的调控作用,合理控制城镇用地规模,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鼓励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供应。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配置作用,积极运用经济杠杆,减少土地低效利用和闲置浪费。积极推进土地整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重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统一规划,综合开发,不断探索土地集约利用的新途径。
      二是要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城市。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目前,600多个城市有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把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放在突出位置,做好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保护城市水源安全的规划;依据本地区水资源状况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合理确定和调整产业结构。要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重视污水资源的再生利用。特别是要大力推广节水措施,稳步推进水价改革,促进全社会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三是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节能型城市。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其对能源需求始终保持强劲增长态势,能源越来越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特别是城市节能问题十分突出。要贯彻实施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产节能;大力推广节能措施,促进建筑、交通和生活节能;调整优化能源供应结构,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促进节能和新能源开发,推动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建设文明型城镇。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环境,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件大事。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建设和保护的关系,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使城市的风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具内涵和底蕴。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现代文明社会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本质要求。要贯彻实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建立环境保护的约束机制;要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保护,增强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推进生态文明型城镇建设。
       三、城镇化与城市的现代化
       城市是一定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和服务中心,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现代化是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转变过程,是综合的、多层次的、全方位的,涉及城市方方面面的深刻变化。
      一是发展现代化经济。城镇化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我国目前重要的任务,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尽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是建设和谐社会。社会发展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现代化,目的是要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符合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和民族文化价值的需要。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要特别注意协调城市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保障城乡居民的各项权益,使低收入市民和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等社会各类群体均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和完善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享有公平、合理的社会权利。
      三是保护人居环境。现代化环境离不开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支撑。现代化城市必须拥有具备良好设施的住房、现代化的市政公用设施、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现代化的商业服务和休闲娱乐设施等,为广大居民提供舒适、方便、安全的居住、出行、休闲的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居民生存需求和追求现代化的重要目标。现代化城市要着力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市大气、水环境,扩大绿地,改善和美化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四是实现科学管理。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现代化管理水平是城市和国家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现代化城市由于它的人口和用地规模较大,功能复杂,发展的要素和功能多元化,必须构建一套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和运作。运用现代技术的管理体系,应当以城市的基本信息流为基础,依靠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各种手段来引导和调控城市的发展,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确保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安全运行,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政府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目 录


综论篇
2010中国城市发展综述
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3)
二、快速发展的城乡建设(5)
三、城市发展中的焦点与问题(8)
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11)
五、小结(15)


AnIntroductionofUrbanDevelopmentinChina:2010
Ⅰ.ChinasUrbanizationProgress(17)
Ⅱ.RapidlyDevelopingUrbanRuralConstruction(20)
Ⅲ.FocusedPointsandIssuesinUrbanDevelopment(24)
Ⅳ.BetterCity,BetterLife(29)
Ⅴ.Conclusion(35)


2010中国城市发展十大事件 (36)
一、上海世博会取得圆满成功(36)
二、广州举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41)
三、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44)
四、国务院部署对口支援新疆工作(47)
五、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50)
六、中央要求加大城乡统筹力度(52)
七、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55)
八、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57)
九、南方部分城市发生严重内涝(59)
十、城市公共安全面临诸多挑战(62)


2010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述评(65)
一、2010年中国城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65)
二、2010年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突出特点(69)
三、2011年及“十二五”规划时期城市经济展望(73)


2010中国房地产市场综述(76)
一、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创历史之最(76)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房、土地购置面积均出现大幅增长(77)
三、2010年房地产大事回顾(79)
2010中国城市土地利用 (85)


一、2010年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情况(85)
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87)
三、对策和建议(89)


2010中国城市交通进展 (91)
一、城市交通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和国家领导关注的民生问题(91)
二、高铁建设向城际铁路倾斜,城市交通在区域统筹中地位提高(94)
三、探索实践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的绿色交通受到重视(95)
四、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城市功能的互为关系成为关注重点(96)
五、新技术应用逐步加快,大型活动交通组织经验已经成熟(97)
六、交通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文明交通理念渐入人心(98)
七、小结(99)


2010中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100)
一、基本概况(100)
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进展(101)
三、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形势分析(103)
四、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任务(104)


2010中国城市信息化进展(108)
一、城市网络发展迅速,三网融合进入试点(108)
二、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取得重要进展(110)
三、城市信息化应用继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112)
四、城市信息化支撑世博会、亚运会的成功举办(114)
五、城市网络地图服务步入规模化和规范化阶段(115)
六、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城市信息化新技术快速发展(116)
七、扎实推进城市信息化可持续发展(117)


论坛篇
建设生态城市,促进绿色发展(123)
一、建设生态城市是实现绿色复苏的重要途径(123)
二、建设生态城市实践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124)
三、建设生态城市是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125)


完整社区与和谐社会(126)
一、世博会点燃智慧的火炬(126)
二、“城市即人民” (126)
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27)


岭南近现代优秀建筑•1949—1990卷 (129)
岭南建筑科学文化的价值(序)(129)
有益的总结,深刻的启示(在首发式上的发言)(131)


以迎办亚运为契机,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科学化水平(133)
一、坚持科学统筹,系统有序整体推进城市“大变”工程 (134)
二、坚持规划引领,明确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134)
三、坚持夯实基础综合整治,加快建设优美舒适的宜居城乡(135)
四、坚持改革创新,建立有利于城市建设管理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137)

创新型城市建设在中国 (139)
一、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态势 (139)
二、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142)
三、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意义 (147)

中国数字城市群建设与管理(151)
一、数字城市与数字城市群(151)
二、中国城市群发展与数字城市群建设(152)
三、中国数字城市群发展策略与技术方法(154)
四、小结 (157)

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 (159)
一、低碳经济概述(159)
二、低碳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159)
三、低碳时代中国面临的挑战 (160)
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状况(161)
五、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抓手(161)

观察篇
2010年全国“两会”城乡规划建设热点问题综述 (167)
一、低碳城市(167)
二、住房与房价(168)
三、农村城镇化与城乡统筹(169)
四、区域发展与振兴(171)
五、土地制度与规划管理(172)

城市保障性住房问题观察 (175)
一、保障性住房制度体系的建设:2006年后全面启动(175)
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行动:涉及城市发展的多个领域 (179)

四川灾区震后城镇恢复重建状况观察(185)
一、灾区城镇受损情况 (185)
二、灾区城镇重建的主要进展 (186)
三、灾区城镇重建的主要经验(187)
四、灾区城镇重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88)
五、几点认识和建议(192)

近年来我国区域规划发展概述(194)
一、引言 (194)
二、我国新一轮区域规划实践概述(194)
三、区域规划特点的简要评价 (199)
四、小结 (201)

中国城市热岛问题综述(203)
一、中国城市热岛的主要特征 (203)
二、影响城市热岛的因素(209)
三、城市热岛的影响 (213)

现代休闲产业与休闲经济 (221)
一、休闲经济概况  (221)
二、中国休闲经济存在的问题 (223)
三、休闲产业发展(224)
四、休闲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226)
五、小结 (227)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几个土地问题的反思(228)
一、引言(228)
二、主要问题(229)
三、问题分析(231)
四、路径思考(233)
五、小结(235)

专题篇
2010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综述 (239)
一、上海世博会的申办过程(239)
二、上海世博会的筹办过程 (240)
三、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过程(245)
四、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247)

“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综述(250)
一、论坛背景(250)
二、主要议程(250)
三、主要论点(252)
四、小结(256)

“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主题论坛综述 (258)
一、论坛背景(258)
二、主要议程(258)
三、主要论点 (260)
四、小结 (264)

“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主题论坛综述(266)
一、论坛背景(266)
二、主要议程(266)
三、主要论点(268)
四、小结 (272)

“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主题论坛综述 (274)
一、论坛背景(274)
二、主要议程 (275)
三、主要论点(276)
四、小结(277)

“经济转型与城乡互动”主题论坛综述(280)
一、论坛背景 (280)
二、主要议程 (281)
三、主要观点(282)
四、小结(286)

“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主题论坛综述 (288)
一、论坛背景 (288)
二、主要议程(289)
三、主要论点(290)
四、小结(295)

“城市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综述    (297)
一、论坛背景(297)
二、主要议程(298)
三、主要观点(299)
四、小结(303)

案例篇
将规划从地区意愿上升到国家战略——横琴的“谋”与“动”(307)
一、区域发展之“谋”:发挥横琴的“+”号作用(307)
二、横琴前景之“谋”:“特区中的特区”(310)
三、转化为公共政策之“动”:上升为国家战略(313)
四、落实到实施安排之“动”:“十年三步走”(315)
五、小结(316)

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拉萨健康发展(318)
一、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 (318)
二、拉萨城镇化发展概况 (319)
三、拉萨城镇化发展路径分析(322)
四、拉萨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主要问题(323)
五、拉萨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 (324)
六、小结 (326)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规划与建设 (328)
一、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基本情况(328)
二、规划统领试验区发展(330)
三、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331)
四、前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加速推进 (334)

中国首个新能源示范城区——吐鲁番市新区规划建设(336)
一、规划背景(336)
二、规划理念与策略(338)
三、小结(345)

浙江嘉善县建设低碳示范新区的规划实践(346)
一、嘉善新区的发展条件 (346)
二、嘉善城市新区的定位与概念设计(347)
三、建设低碳示范新区的技术体系(352)

从生态政策到民生工程——珠三角绿道建设模式初探(356)
一、发展困境 (356)
二、国外经验与绿道理念(357)
三、探索与实践 (359)
四、统筹规划(360)
五、绿道建设(362)
六、长效机制(362)
七、小结(365)

新一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低碳发展研究(367)
一、当前国内外低碳发展导向的规划探索(368)
二、以生态格局为重心——武汉“低碳发展”的核心理念(370)
三、武汉“低碳城市”建设的最近进展(373)
四、小结 (374)
“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的保护与发展(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