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城市论坛

陈挺华:厦门市着力构建管理体系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点击数:4811 字号:

 

厦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法规标准,努力构建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着力破解城市管理顽症难题,有效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一、突出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全面完善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构建高位统筹协调机制。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加快建设高颜值厦门大会,要求以更精细的管理提升高颜值厦门的品质内涵。调整充实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由市委书记担任城管委主任,分管副市长具体负责,建立完善高位协调的领导机制。借助市城管委(办)平台,由分管副市长牵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组织现场调研,研究解决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难点问题。协调指导各区健全充实区城管委(办),构建“大城管”格局,发挥牵头抓总、组织协调作用,建立健全重大活动市容保障、重点事项快速协调、专项问题联合整治等跨部门协同机制,精准解决历史遗留、跨部门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立足更高站位,统筹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实,提升市民满意度。

二是建立高速运行处置机制。成立市智慧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构建基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联合指挥体系,落实“一级指挥、两级管理、三级监督、四级网格”管理工作机制,形成“问题发现—整改落实—反馈核查—考评评价—通报问责”全链条闭环流程。发挥市、区城管办统筹协调作用,定期梳理排查群众反映强烈、久拖不决、反复投诉的城市管理疑难事项,热点难点问题清单,创新“考评+核查+督察+媒体”模式,倒逼相关责任主体切实履行职责、开展协调处置,使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打造高效协同协作机制。市“治违办”与市委组织部、市建设、市资规、市场监督、市政法委等部门建立15项协作长效机制,联合实施5项惩戒措施,对67种涉违失信行为采取信用公示管理,形成了高效协同、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两违”精准管控取得明显成效,12319涉违建类投诉占比从2016年的16.38%逐年下降至2021的7.74%,连续7年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治理任务,2021年拆违面积953.3万平方米,位列全省第二。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强力推进东坪山生态敏感区域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半年时间拆除违建1099栋、8.75万平方米,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肯定。

二、突出依法依规、系统治理,全面加快法规标准建设

一是着力完善法规制度。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近年来先后修订、出台垃圾分类管理、建筑外立面管理、户外广告设施设置、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城市综合管理等法规,特别是2021年5月1日起实施的《厦门经济特区城市综合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现行“大城管”体制法定化,形成以市城管委为龙头、城管办为抓手,职能部门监管协同、镇街属地化管理、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目前,基本形成以《条例》为统领,以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等专业法规为补充的“1+N”城市精细化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步入法治轨道。

二是精细制定标准规范。市城管办牵头市政、交通、建设、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同编制形成《厦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和《厦门市城市管理指挥手册》,形成具有厦门特色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为“绣花式”城市管理提供翔实的操作指南。在户外广告设置上,出台《厦门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总体规划(2016—2020年)》《厦门市户外招牌设置导则》,编制《招牌设置指导图集》,结合落实住建部户外广告规范设置试点任务,创新实施“审批部门、属地责任单位、物业单位、第三方服务、广告协会、市民商户”六方共治管理模式,制定22项配套措施,开展城区外立面改造提升行动,拆除违规招牌、店招约6.6万块,面积80多万平方米,使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精细化,经验做法在住建部规范城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试点工作总结会议上推广。

三是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全面推行“三项制度”,将配套的32项具体制度嵌入执法操作系统,细化完善59部法规自由裁量权基准,梳理形成43大项、622小项权责清单。定期在全市组织流动摊贩、“四车”(僵尸车、共享单车、渣土车、改装车)整治、“两违”治理、露天烧烤治理、噪声扰民治理等民生热点问题执法行动,开展“护航中高考”“静夜守护”“蓝天保卫战”专项活动,创新建立“督察+媒体”模式,有效提升城管执法规范化水平。采取执法整治与设置“摊规点”疏导结合的方式治理流摊,全市设置“摊规点”91处,提供摊位3842个,为近4000户困难家庭、失业人员提供约6000个岗位,经验做法被选送参加省级创新案例评比。2021年,开展别墅违规装修和房屋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工作,已排查别墅11692栋,立案查处56栋,处置安全隐患违建2714处,腾出土地300万平方米,有效助力“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

三、突出科技创新、智慧赋能,全面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一是加速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建成政务信息共享协同平台,目前已接入70家单位(含各区),提供服务接口超千个,并依托平台“孵化”多个跨部门协同应用平台。政务数据已实现汇聚共享、融合应用和安全开放,在公共安全、城管执法、市政管理、疫情防控、便民服务、医疗教育等领域实现大数据应用,已建成人口、法人、空间、交通、信用、证照6大基础资源库,实现了三个100%,即覆盖全市100%的人口、100%的企业,覆盖100%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汇聚各类数据超10亿条。开放23个领域主题,涵盖信用服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地理空间、生活服务等20个行业的近千万条数据记录,为“城市大脑”利用实时全量的城市数据资源,加快形成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扎实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提升数字化政务服务能力,通过数据跑路和业务协同等方式提升市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在各行业领域打造出一批“厦门方案”:交通领域打造智慧交通“一张网”,支撑综合交通运行、道路桥隧养护、交通执法等多个领域的运行监测和管理服务,总体水平全省领先;自然资源规划领域的“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使项目立项到办理登记的审批时间,由246个工作日压缩到主流程40个工作日,申请材料从373项减少到76项。截至目前,我市“不见面审批”事项已提升至58%,60个事项“秒批秒办”,企业开办用时全国最短,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全国第三。比如:市执法局创新执法部门、业主、施工、监理、街道社区和居民代表“六方共建共管”的工地管理模式,试点在建工程噪声扬尘在线监控,初步实现由人工巡查向智能监控转变;与市公安局联合在全省率先研发推出“厦门市智慧养犬管理系统”,建立“联合执法+立案处罚+强制免疫+督促办证”规范养犬模式,将“流动养犬办证服务车”开进社区,为市民养犬提供免疫、植芯、办证“一站式”就近办、线上办服务,2021年,全市施工噪声类投诉件(次)和涉犬投诉量同比分别下降34%和61.4%。

三是着力健全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建成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目前全市6个区和37个城市管理职能部门已被纳入平台,总用户量达到7200多个,总案件达到30余万件,协调对接市资规、工信、公安等部门,对接CIM信息数据,申请大数据资源,接入12万路“雪亮工程”视频实现实时调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自动识别发现14类常见城市管理类问题。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员、员尽其责、责配其策”,出台《厦门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网格化管理办法》《2021年提升城乡建设品质城市网格化管理方案》,大力推动区、镇(街)、社区和责任网格四级体系建设,全市划分4372个网格,建立4500余人的信息采集员队伍,日均采集事部件约3000件,基本形成“网格采集、流程处置、横向联动、三级督办、综合考评”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模式。在全国率先把共享单车、“门前三包”纳入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对全市近3000个街长街面巡查轨迹全记录和对全域内共享单车的实时监管,共享单车“五化”(法治化运行、常态化监管、信息化增效、科技化助力、精准化治理)治理模式获首届厦门市民口碑榜基层政务及公共服务经典案例;立法引领共享单车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模式,获评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并作为全省5个项目之一推荐参评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相关做法在全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健康发展圆桌会议上推广。

四、突出考评监督,多元共治,全面推动责任落细落实

一是发挥考核效能。印发《厦门市城市综合管理考评管理办法(试行)》《厦门市2020—2021年度城市精细化管理考评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对城市综合管理考评项目进行整合,从按项目、内容单独开展转向以城市管理网格为基础单元的区域性综合考评,将原有的24个考评项目合并为4个、726个指标缩减至126个,解决考评过多过频问题,为基层减负增效。2021年,受理城市管理事(部)件102.8万余件,通报、协同处置各类城市管理问题23436件。坚持每季分析讲评、通报成绩,考评结果作为文明城区测评的组成部分,并与绩效评估、以奖代补、信用评价等挂钩,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二是深化结果应用。将城市管理考评结果与文明创建、督查督办、信用评价、效能问责等挂钩,优化考评方式和标准,积极推动将市对区综合考评内容纳入市委文明办对各区文明城区考评,每季市城管办主任会议分析讲评、通报成绩,考评结果作为文明城区测评的组成部分。完善问责机制,在城市综合管理条例中,明确各相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专门制定治理新增“两违”责任追究办法及实施细则,2018年以来,对严控“两违”工作不力的9个镇街、19个村居提起责任追究建议,实施问责161人次,42名村(居)换届候选人未通过审核,被取消资格。

三是强化社会参与。采取城管开放日、主题体验、座谈会等形式,向市民群众征求意见、共商共议。常态化开展“鹭岛城管与您同行”“城管蓝、厦门靓”志愿走街服务活动和“我为城市管理提升献一策”金点子、好建议征集活动,加强与市民群众的沟通联系。市民通过ⅰ厦门、“城市网格”App、市政管家小程序等便民渠道可一键连通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零距离”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在全市城管系统开展“文明人管文明城”活动,常态化开展“十项重点整治”,着力解决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发挥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自治功能,全市开展“全民动手洁净家园”“最干净小区”评选等活动。加强社会和媒体监督,在城市管理考评中建立特邀考评团,邀请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参与监督评议。通过报纸、电视台向社会公布、通报、点评城市管理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 作者系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